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11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安全高效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畜禽现代化饲养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联合国内优势科研力量和农牧龙头企业,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畜种,研发节本增效的现代化饲养技术,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多项重要技术成果,在母猪精准饲养技术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实施效果显著。
长期以来,我国母猪生产水平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而在解决我国养猪企业母猪繁殖性能低下的问题时,存在重泌乳轻妊娠、重技术轻机制和重经验轻数据的突出倾向,母猪繁殖性能低下的问题长期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
该项目主要负责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彭健表示,本项目在妊娠-泌乳-断奶发情的全繁殖周期中,运用饲料营养学、遗传育种学、微生物组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多学科研究手段,阐明了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机制,确定关键调控靶标。并在此基础上,创制了新型母猪功能性纤维产品,建立了“测膘调料”精准饲喂技术。通过与自主创新的种猪大数据分析体系的整合,构建了母猪精准饲养体系。
该技术体系以提高围产期胰岛素敏感性为目标,以控制妊娠期膘情和调控肠道菌群为靶标,以动态测膘调料技术和功能性纤维应用技术为手段,建立了满足不同性能母猪的需求的营养精准供应方案,并通过大数据驱动的饲养管理,全面提高了初生健仔数、断奶合格数、断奶配怀率和分娩率,实现了母猪年生产力的提高。
彭健介绍,自2018年起,成果已在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德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龙头企业示范应用。应用单位的母猪数量超过50万头。到2018年,成果推广和应用企业的PSY平均提高到27.6头;仔猪的21d断奶窝重提高到68kg以上,近2年累积新增利润15.4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该技术在大型养猪企业的推广应用不仅推动了“畜禽现代化饲养关键技术研发”专项的实施,而且提升了课题承担单位在养猪业的技术服务能力,促进了校企合作开创新局面。本成果技术熟化程度高,能有效提高我国母猪的繁殖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特别对当前急需的生猪养殖复产具有重要推动意义,为我国养猪业增收和提升我国养猪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